行道樹的選擇與應用
發布者:佚名 發布日期:2006-09-09 點擊次數:1081874
行道樹指在公路與道路兩旁成行栽植的樹木,在城市道路綠化與園林綠化中起著重要作用。行道樹作為道路功能的配套設施是十分必要的,它對于提高道路的服務質量,改善區域生態環境,消除噪音、凈化空氣、調節氣候以及涵養水源都有重要作用。
行道樹分為兩大類,一是常綠行道樹,二是落葉行道樹。應按照功能的不同選擇行道樹的類型,比如遮陽類型、觀葉類型、觀果類型及經濟類型等。
一般選擇行道樹應考慮以下條件。1.樹形整齊,枝葉茂盛,樹冠優美,夏季綠陰濃;2.樹干通直,無臭味,無毒無刺激;3.繁殖容易,生長迅速,栽培移栽成活率高;4.對有害氣體抗性強,病蟲害少;5.能夠適應當地環境條件,耐修剪,養護管理容易。
行道樹代表著一個區域或一個城市的氣候特點及文化內涵。任何植物的生長都與周圍環境條件著著密切的聯系,因此選擇行道樹時一定要考慮本地區的環境特點與植物的適應性,這樣可避免行道樹栽植上的盲目性。以下城市行道樹的選擇就代表了當地生態環境的特點:比如北京的國槐、海南的椰樹、南京的雪松、成都的銀杏、福州的榕樹、長沙的香樟、武漢的水杉、合肥的廣玉蘭以及桂林的桂花等。
我國南北氣候存在著很大差異,所以不同地方行道樹的選擇也不盡相同。南方溫度高、濕度大、雨量充沛,植物終年生長,行道樹種類繁多,適宜栽植的行道樹有香樟、榕樹、廣玉蘭、雪松、桂花、銀杏、馬褂木、七葉樹、楓樹及水杉等。而我國北方干旱少雨,氣候干燥,空氣濕度小,土壤瘠薄,所以適宜栽植的行道樹較少,常見品種有法桐、國槐、銀杏、合歡、欒樹、水杉、柳樹、雪松、馬褂木、七葉樹、楓樹及女貞等。近幾年來。由于全球氣候不斷變暖,一些南方植物經過人工馴化,逐漸適應了北方部分地區的生長,如香樟、廣玉蘭、桂花及棕櫚等。
行道樹的選擇,還應根據道路的建設標準和周邊環境的具體情況。如在規劃種植行道樹上方有架空線路通過時,最好選擇生長高度低于架空線路高度的樹種,這樣有利于修剪樹木。樹木的分枝點要有足夠的高度,不得妨礙道路車輛的正常行駛和行人的通行。
行道樹的定干高度,在同一條道路上保持一致,以3至4米為宜。行道樹株距要根據樹木品種的不同而確定,行道樹株間距離以5至8米定株,栽植苗木的規格、品種胸徑一般為8至10厘米,樹坑1至1.2米大小見方,樹蓖子與道牙距離1至1.5米。
行道樹在栽植前要統一規劃,樹木規格不等,參差不齊將帶來管理上的困難,以及影響整體的美觀效果。
在城市行道樹中,常綠樹與落葉樹要有一定比例,用不同的樹種進行隔離,以防蟲防老化,保持生態平衡。在有條件的城市,最好是一街一樹,構成一街一景的獨特風景,這樣更能體現大自然的季節變化,美化了城市道路,還能起到城市交通向導作用。
--來源:【中國花卉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