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清家底整合資源持續發展 浙江林業種苗走向現代化
發布者:小戴 發布日期:2004-03-18 點擊次數:1020862
本報訊 記者小戴報道 日前,記者從浙江省林業種苗管理總站了解到,該省林業種苗管理總站正在加緊編制《浙江省林業種苗現代化發展規劃》。
浙江是我國重要的苗木主產區,多年來,為我國的林業發展和國土綠化建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。綜觀該省林業種苗5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,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。第一階段是1949年至1972年,這是一個以追求產量為主的群眾運動式發展階段。育苗面積由解放前的500畝,發展到5萬畝。由于是群眾性育苗,因此種苗質量普遍偏低。第二階段是1973年至1990年,這是一個以良種選育為重點的計劃調控發展階段。從1973年起,該省開始有計劃、有步驟的進行林木良種的選育繁育工作。1985年,還率先掀起了綠化苗木生產的第一次高潮。但由于發展過快過猛,與當時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嚴重脫節,一度出現了“龍柏燒狗肉”的悲劇,苗木產業也出現萎縮現象。第三階段是1991年至2000 年,這是一個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的商品化發展階段。根據市場的變化與需求,苗木逐漸成為農業結構調整之后的支柱產業,苗木生產規模開始出現回升,到2000年該省苗木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2.8萬畝。第四階段是從2001年到現在,這是一個以綠化苗木為主的產業發展階段。在這短短幾年時間里,該省種苗生產面積已接近120萬畝,苗圃存苗量達到了31億株,圃地產值突破了50億元。以城市綠化為主的觀賞性苗木異軍突起,占據了整個苗木產業的90%以上。
隨著浙江省林業種苗的蓬勃發展,各種問題也接踵而來。如種植面積膨脹過快、種質資源開發滯后、一哄而上供需失衡,以及市場信息不靈導致的品種結構性過剩等等,這些都制約著林業種苗的健康發展。“盡快制定出一個科學、規范、嚴謹的發展戰略目標,將是全省林業種苗可持續發展的關鍵。”據參加該項《規劃》編制的主要負責人、浙江省林業種苗管理總站副站長駱文堅介紹,實現林業種苗產業現代化的核心,就是要實現種苗的“品種良種化、質量標準化、生產專業化、設施現代化、服務社會化和運作市場化”。要實現這一構想,還要實施分兩步走的戰略。第一步是從今年到2010年,實現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提高型的轉變,通過實施現代化建設,使林木種苗的良種使用率達到80%,容器育苗率達到50%,種苗產值達到70億元。第二步是從2011年到2020年,在這10年間,要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科技創新、生產推廣、安全保障和社會服務體系,使商品林良種使用率達到90%以上,生態林容器育苗率達到80%,全省種苗產值達到100億元,力爭在全國率先實現林業種苗現代化。
--來源:【中國花卉報】